MySQL常用两种存储引擎MyISAM和InnoDB的区别
a)事务是作为一个单元的一组有序的数据库操作。如果组中的所有操作都成功,则认为事务成功,即使只有一个操作失败,事务也不成功。如果所有操作完成,事务则提交,其修改将作用于所有其他数据库进程。如果一个操作失败,则事务将回滚,该事务所有操作的影响都将取消。
b)例如:发帖是给积分的,你发了一个帖子执行一个insert语句,来插入帖子内容,插入后就要执行一个update语句来增加你的积分。假设一种特殊情况突然发生,insert成功了,update操作却没有被执行。也就是说你发了帖子却没有增加相应的积分。这就会造成用户不满。如果使用了事务处理,insert和update都放入到事务中去执行,这个时候,只有当insert和update两条语句都执行生成的时候才会将数据更新、写入到中,如果其中任何一条语句失败,那么就会回滚为初始状态,不执行写入。这样就保证了insert和update肯定是一同执行的。
2、MyISAM表不支持外键,InnoDB支持外键。(外键这个大家都知道,我也不做详情介绍,不懂朋友百度下)
3、InnoDB支持数据行锁定,MyISAM不支持行锁定,只支持锁定整个表。
a)MyISAM在执行数据库写入的操作(insert,update,delete)的时候,mysiam表会锁表,而innodb表会锁行。通俗点说,就是你执行了一个update语句,那么mysiam表会将整个表都锁住,其他的insert和delete、update都会被拒之门外,等到这个update语句执行完成后才会被依次执行。
b)InnoDB锁行,就是说,你执行update语句是,只会将这一条记录进行锁定,只有针对这条记录的其他写入、更新操作会被阻塞并等待这条update语句执行完毕后再执行,针对其他记录的写入操作不会有影响。
4、InnoDB不支持全文索引,而MyISAM支持。
a)全文索引是指对char、varchar和text中的每个词(停用词除外)建立倒排序索引。MyISAM的全文索引其实没啥用,因为它不支持中文分词,必须由使用者分词后加入空格再写到数据表里,而且少于4个汉字的词会和停用词一样被忽略掉。
5、没有where的count(*)使用MyISAM要比InnoDB快得多。
a)因为MyISAM内置了一个计数器,count(*)时它直接从计数器中读,而InnoDB必须扫描全表。所以在InnoDB上执行count(*)时一般要伴随where,且where中要包含主键以外的索引列。为什么这里特别强调“主键以外”?因为InnoDB中primary index是和raw data存放在一起的,而secondary index则是单独存放,然后有个指针指向primary key。所以只是count(*)的话使用secondary index扫描更快,而primary key则主要在扫描索引同时要返回raw data时的作用较大。
6、MySQL默认的存储引擎是MyISAM
如果选择两种存储引擎,所以个人得出的结论是:
1、需求是使用事务的选择InnoDB。
2、需求是使用大量写操作(就是mysql中修改和删除语句)选择InnoDB。
3、需求是使用到外键的选择InnoDB。
4、需求是使用大量读操作(就是mysql中查询语句)选择MyISAM。
发表评论